>>所属分类 >> 光电/显示   

光伏系统

目录

[显示全部]

百科名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光伏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系统。一般分为独立系统、并网系统和混合系统。如果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形式、应用规模和负载的类型可以细致的划分为六种类型。

分类与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光伏系统光伏系统
一般我们将光伏系统分为独立系统、并网系统和混合系统。如果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形式,应用规模和负载的类型,对光伏供电系统进行比较细致的划分。还可以将光伏系统细分为如下六种类型: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Small DC);简单直流系统(Simple DC);大型太阳能供电系统(Large DC);交流、直流供电系统
(AC/DC);并网系统(Utility Grid Connect);混合供电系统(Hybrid);并网混合系统。北京索英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即在并网系统方面的科研与探索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下面就每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说明。
1.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只有直流负载而且负载功率比较小,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其主要用途是一般的家庭户用系统,各种民用的直流产品以及相关的娱乐设备。如在我国西部地区就大面积推广使用了这种类型的光伏系统,负载为直流灯,用来解决无电地区的家庭照明问题。 
2.简单直流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的负载为直流负载而且对负载的使用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负载主要是在白天使用,所以系统中没有使用蓄电池,也不需要使用控制器,系统结构简单,直接使用光伏组件给负载供电,省去了能量在蓄电池中的储存和释放过程,以及控制器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其常用于PV水泵系统、一些白天临时设备用电和一些旅游设施中。下图显示的就是一个简单直流的PV水泵系统。这种系统在发展中国家的无纯净自来水供饮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大型太阳能供电系统
        与上述两种光伏系统相比,这种光伏系统仍然是适用于直流电源系统,但是这种太阳能光伏系统通常负载功率较大,为了保证可以可靠地给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其相应的系统规模也较大,需要配备较大的光伏组件阵列以及较大的蓄电池组,其常见的应用形式有通信、遥测、监测设备电源,农村的集中供电,航标灯塔、路灯等。我国在西部一些无电地区建设的部分乡村光伏电站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在偏僻无电网地区建设的通讯基站也有采用这种光伏系统供电的。如山西万家寨的通讯基站工程。 
4 交流、直流供电系统
        与上述的三种太阳能光伏系统不同的是,这种光伏系统能够同时为直流和交流负载提供电力,在系统结构上比上述三种系统多了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交流负载的需求。通常这种系统的负载耗电量也比较大,从而系统的规模也较大。在一些同时具有交流和直流负载的通讯基站和其它一些含有交、直流负载的光伏电站中得到应用。 
5并网系统

         种太阳能光伏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光伏阵列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市电网络,并网系统中PV方阵所产生电力除了供给交流负载外,多余的电力反馈给电网。在阴雨天或夜晚,光伏阵列没有产生电能或者产生的电能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就由电网供电。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PV方阵所发的电力从而减小了能量的损耗,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但是系统中需要专用的并网逆变器,以保证输出的电力满足电网电力对电压,频率等指标的要求。因为逆变器效率的问题,还是会有部分的能量损失。这种系统通常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作为本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负载缺电率。而且并网PV系统可以对公用电网起到调峰作用。针对并网系统的特点,索英电气早在数年前,就研制成功了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专门针对各种损益的电能进行再回收利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攻克了并网系统上,一系列技术难题。 

6 混合供电系统

       这种太阳能光伏系统中除了使用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之外,还使用了油机作为备用电源。使用混合供电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综合利用各种发电技术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比方说,上述的几种独立光伏系统的优点是维护少,缺点是能量的输出依赖于天气,不稳定。
        综合使用柴油发电机和光伏阵列的混合供电系统和单一能源的独立系统相比就可以提供不依赖于天气的能源,它的优点是:  
        1. 使用混合供电系统的还可以达到可再生能源的更好的利用。因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独立系统通常是按照最坏的情况进行设计,因为可再生能源是变化的,不稳定的,所以系统必须按照能量产生最少的时期进行设计。由于系统是按照最差的情况进行设计,所以在其他的时间,系统的容量是过大的。在太阳辐照最高峰时期产生的多余的能量没法使用而浪费了。整个独立系统的性能就因此而降低。如果最差月份的情况和其他月份差别很大,有可能导致浪费的能量等于甚至超过设计负载的需求。
        2. 具有较高的系统实用性。在独立系统中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变化和不稳定会导致系统出现供电不能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也就是存在负载缺电情况,使用混合系统则会大大的降低负载缺电率。 
        3. 和单用柴油发电机的系统相比,具有较少的维护和使用较少的燃料。 
        4. 较高的燃油效率。在低负荷的情况下,柴油机的燃油利用率很低,会造成燃油的浪费。在混合系统中可以进行综合控制使得柴油机在额定功率附近工作,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5. 负载匹配更佳的灵活性。使用混合系统之后,因为柴油发电机可以即时提供较大的功率 所以混合系统可以适用于范围更加广泛的负载系统,例如可以使用较大的交流负载,冲击载荷等。还可以更好的匹配负载和系统的发电。只要在负载的高峰时期打开备用能源即可简单的办到。有时候,负载的大小决定了需要使用混合系统,大的负载需要很大的电流和很高的电压。如果只是使用太阳能成本就会很高。 
        混合系统还有其自身的缺点: 
        1. 控制比较复杂。因为使用了多种能源,所以系统需要监控每种能源的工作情况,处 理各个子能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协调整个系统的运作,这样就导致其控制系统比独立系统复杂,现在多使用微处理芯片进行系统管理。
         2. 初期工程较大。混合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工程都比独立工程要大。
         3. 比独立系统需要更多的维护。油机的使用需要很多的维护工作,比如更换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火花塞等,还需要给燃油箱添加燃油等。
         4. 污染和噪音。光伏系统是无噪音,无排放的洁净能源利用,但是因为混合系统中使用了柴油机,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噪音和污染。
        很多在偏远无电地区的通信电源和民航导航设备电源,因为对电源的要求很高,都是采用的混合系统供电,以求达到最好的性价比。我国新疆、云南建设的很多乡村光伏电站就是采用光/柴混合系统。 

7 并网混合供电系统

        随着太阳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可以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市电和备用油机的并网混合供电系统。这种系统通常是控制器和逆变器集成一体化,使用电脑芯片全面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综合利用各种能源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并还可以使用蓄电池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负载供电保障率,例如AES的SMD逆变器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本地负载提供合格的电源,并可以作为一个在线的UPS(不间断电源)工作。还可以向电网供电或者从电网获得电力。系统的工作方式通常的是将市电和太阳能电源并行工作,对于本地负载而言,如果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足够负载使用,它将直接使用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供给负载的需求。如果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超过即时负载的需求还能将多余的电能返回到电网;如果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不够用,则将自动启用市电,使用市电供给本地负载的需求,而且,当本地负载的功率消耗小于SMD逆变器的额定市电容量的60%时,市电就会自动给蓄电池充电,保证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状态;如果市电产生故障,即市电停电或者是市电的品质不合格,系统就会自动的断开市电,转成独立工作模式,由蓄电池和逆变器提供负载所需的交流电能。一旦市电恢复正常,即电压和频率都恢复到上述的正常状态以内,系统就会断开蓄电池,改为并网模式工作,由市电供电。有的并网混合供电系统中还可以将系统监控、控制和数据采集功能集成在控制芯片中。这种系统的核心器件是控制器和逆变器。

8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组件发电,经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给直流负载提供电能或通过逆变器给交 流负载提供电能的一种新型电源。广泛应用于环境恶劣的高原、海岛、偏远山区及野外作业,也可作为通讯基站、广告 灯箱、路灯等供电电源。 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可有效缓解电力短缺地区的需求矛盾,解决偏远地区的生活及通讯问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离网发电系统组成部分功能
        光伏电池板为发电部件。光伏控制器对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电池组储存,当所发的电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控制器又把蓄电池的电能送往负载。蓄电池充满电后,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充。当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放完时,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放电,保护蓄电池。控制器的性能不好时,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并最终影响系统的可靠 性。蓄电池的任务是贮能,以便在夜间或阴雨天保证负载用电。逆变器负责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荷使用。[1]

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也迅速发展 太阳能以其资源量最丰富分布广泛清洁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后续能源的发
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是我国实行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 可持续发展 改善生存环境等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 全球能源资源日益减少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合理 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课题。
        光伏逆变电源并网运行时本质上为电流源。 
       
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

如何有效控制输出电流以及在尽量减少对电网谐波污染的前提下,如何满足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是光伏电源并网运行的2 大难点和关键点 而逆变器是并网系统的核心装置,逆变器控制和调制技术成为并网技术的关键。目前,国内外纷纷开展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并网可看作与电网的并联,通过对可控逆变器的控制实现无冲击并网。
本文针对光伏系统中的逆变器,分析了已有的基于电流跟踪和电压跟踪的 PWM 控制策略,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功率跟踪功能的电流控制策略。PWM 调制控制策略不仅可以对逆变器实现灵活可靠的控制,还可以减小谐波含量,从而提高逆变器输出电能质量。
        并网逆变器采用的电流控制是将逆变器输出作为电流源,它与电网的并联可看作电流源与电压源的并联工作。并网工作中只需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频率、相位跟踪电网电压变化即可达到并联运行的目的。
常用的电流跟踪控制策略主要有瞬时值滞环控制方式三角波比较控制方式及无差拍控制方式。

光生伏特效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并且光在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能够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以致产生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将通过空间电荷的电场作用被相互分离。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通过界面层的电荷分离,将在P区和N区之间产生一个向外的可测试的电压。此时可在硅片的两边加上电极并接入电压表。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来说,开路电压的典型数值为0.5~0.6V。通过光照在界面层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越多,电流越大。界面层吸收的光能越多,界面层即电池面积越大,在太阳能电池中形成的电流也越大。

原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光伏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1) 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与普通的火力发电一样.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估计它的投资至少要比普通火电站贵5~10倍。
     (2) 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光伏系统的优缺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优点
        光伏系统被称为最理想的新能源。①无枯竭危险;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讲,利用太阳能来发电,设备成本高,却太阳能利用率较低,不能广泛应用,目前主要用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卫星等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cuicaifeng
cuicaifeng
圣贤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740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4-03

相关词条